诗词大全
/
两汉
/
刘向
/
师旷论学

师旷论学

·作者·

刘向

·朝代·

两汉

语音
  • 译文
  • 注释
  • 赏析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 译文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年龄七十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人戏弄国君的行为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蜡烛照明,点上蜡烛走路和摸黑走路相比,哪个更好呢?”晋平公说:“说得真好啊!”

    语音
  • 注释

    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于:向。

    吾:我。

    师旷:字子野,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

    恐:恐怕,担心,害怕。

    暮:这里指“晚,末”。

    何:为什么。

    炳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烛。

    安:怎么,哪里。

    戏:作弄,戏弄。

    盲臣:瞎眼的臣子。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臣:臣子对君主的自称。

    闻:听说,听闻。

    而:表并列,并且。

    阳:阳光。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

    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善哉:说得好啊!

    善:好的,善良的。

    日出之阳:初升的太阳,早晨的太阳。

    日中之光:正午(强烈)的太阳光。

    好:喜欢。

    为:作为。

    少:年少。

    欲:想,想要。

    炳:点燃。

    语音

猜你喜欢

  • 古朗月行
    · ·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赠汪伦
    · · 李白
    七言绝句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 ·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刘向

两汉

37篇诗词

约前77—前6。西汉沛人。本名更生,字子政。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刘歆之父。治《春秋谷梁》,以阴阳休咎论时政得失,屡上书劾奏外戚专权。宣帝时,任散骑谏大夫给事中。元帝时,擢为散骑宗正给事中。后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专权,议欲罢退之,被谮下狱。成帝即位,得进用,更名向,迁光禄大夫,官至中垒校尉。校阅中秘群书,撰成《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粤ICP备2024177917号-2   |   网站建设:广州广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