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
两汉
/
刘向
/
师旷论学

师旷论学

·作者·

刘向

·朝代·

两汉

语音
  • 译文
  • 注释
  • 赏析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 译文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年龄七十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人戏弄国君的行为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蜡烛照明,点上蜡烛走路和摸黑走路相比,哪个更好呢?”晋平公说:“说得真好啊!”

    语音
  • 注释

    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于:向。

    吾:我。

    师旷:字子野,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

    恐:恐怕,担心,害怕。

    暮:这里指“晚,末”。

    何:为什么。

    炳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烛。

    安:怎么,哪里。

    戏:作弄,戏弄。

    盲臣:瞎眼的臣子。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臣:臣子对君主的自称。

    闻:听说,听闻。

    而:表并列,并且。

    阳:阳光。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

    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善哉:说得好啊!

    善:好的,善良的。

    日出之阳:初升的太阳,早晨的太阳。

    日中之光:正午(强烈)的太阳光。

    好:喜欢。

    为:作为。

    少:年少。

    欲:想,想要。

    炳:点燃。

    语音

猜你喜欢

  • 泊船瓜洲
    · · 王安石
    七言绝句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 游子吟
    · · 孟郊
    乐府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 天净沙·秋思
    · ·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 芙蓉楼送辛渐
    · · 王昌龄
    七言绝句

    寒雨连天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刘向

两汉

37篇诗词

约前77—前6。西汉沛人。本名更生,字子政。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刘歆之父。治《春秋谷梁》,以阴阳休咎论时政得失,屡上书劾奏外戚专权。宣帝时,任散骑谏大夫给事中。元帝时,擢为散骑宗正给事中。后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专权,议欲罢退之,被谮下狱。成帝即位,得进用,更名向,迁光禄大夫,官至中垒校尉。校阅中秘群书,撰成《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粤ICP备2024177917号-2   |   网站建设:广州广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