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
/
顾况
/
公子行

公子行

·作者·

顾况

·朝代·

语音
  • 译文
  • 注释
  • 赏析

轻薄儿,面如玉,紫陌春风缠马足。

双蹬悬金缕鹘飞,长衫刺雪生犀束。

绿槐夹道阴初成,珊瑚几节敌流星。

红肌拂拂酒光狞,当街背拉金吾行。

朝游鼕鼕鼓声发,暮游鼕鼕鼓声绝。

入门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阶月。

  • 译文

    轻薄的公子哥儿面色白如美玉,京城路上春风缠绕着他的马足。

    双脚踏着金蹬马鞍上绣着飞鹘,长衫白胜雪还把犀牛皮带紧束。

    道两旁的槐树已放绿树阴初成,马鞭上节节镶缀珊瑚灿若流星。

    喝得红头涨脸酒气冲天色狰狞,大街上推搡开治安官员往前行。

    早晨出去游玩咚咚鼓声敲起来,晚上游玩回来咚咚鼓声才断绝。

    进得门后他不肯自己走上厅堂,由美人搀扶着在月色中登台阶。

    语音
  • 注释

    公子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王孙公子的豪奢生活。

    轻薄:形容举止轻佻,行为放浪。

    紫陌:京城大道。

    双蹬(dēng):两足所蹬。指马镫。缕鹘(hú)飞:指绣有鹘鸟飞翔图案的马鞍。

    犀(xī)束:犀牛皮所制的腰带。

    阴:绿荫。

    珊瑚几节:镶嵌珊瑚的马鞭。

    红肌拂拂:酒后红头涨脸的样子。狞(níng):狰狞,面带凶光。一作“凝”。

    金吾:即执金吾,古代官名,掌管京城戒备防务。

    鼕(dōng)鼕:同“咚咚”,象声词,指鼓声。

    升堂:登阶入室。

    金阶:泛指豪门的台阶。

    语音
  • 赏析

    此诗首句点出人物,以“轻薄儿”三字,恰如其分地概括出了王孙公子的特性。“面如玉”一般形容女子容颜美,这里用来描画“紫陌春风”中的轻薄儿,有揭露和讽刺的意味。接着交代时间是春日,地点是京城。公子哥儿日日游冶,恣情玩乐,仿佛他们所骑的马的脚也被都城的春风缠住了似的。再接下去写公子的坐骑和服饰:坐的是绣有鹘鸟飞翔的马鞍,蹬的是发出耀眼光芒的脚踏,身着丝绸绣花长衫,还系上华贵的犀牛皮腰带。这就初步勾画出一个冠盖华美、意气骄横的纨袴儿形象。这是第一层。中间四句是第二层,通过两个典型细节,进一步揭露轻薄儿的骄奢。一是写轻薄儿拿起缀着珊瑚的马鞭,在绿荫覆盖的大道上,当空挥舞,光彩四溢,比流星飞过夜空还要灿烂夺目。另一个细节是“背拉金吾”,写这位公子一脸酒气,满眼凶光,带着一帮家奴,在大街上横冲直撞,为所欲为,甚至倚仗权势,当众把维持治安的官吏金吾也推搡开去。可见其飞扬跋扈、骄横放肆已到了何等程度。第三层,即结尾四句,进一步写公子恣意冶游、荒淫无耻、夜以继日的浪荡生活。末句更以由美人扶入内室的细节,将其腐朽生活揭露无遗。全诗以出游始,以归家结,通过公子一天内的所作所为,集中概括了这一阶层声色犬马的腐朽生活,从一个侧面揭露了中唐时期上层社会的腐败。全诗只“轻薄儿”三字是作者的直接评述,其余全是客观描述,让事实说话。作者的倾向性只是在描写中自然地显现。如首句中的“面如玉”三字,暗示出这位公子哥儿一贯过着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寄生生活。作者始写其面如美玉,继而写其花天酒地的狰狞丑态,最后把藏在华丽躯壳中的肮脏灵魂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从前后映照中,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王孙公子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的揶揄嘲弄之情亦含蕴其中了。又如,末句的“入门不肯自升堂”的“不肯”二字,刻画轻薄儿在美人面前的矫揉造作和丑恶心灵,都显得辛辣有力,鞭辟入里,透露出作者深深的憎恶和鄙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讽刺诗。这首诗,色彩秾丽而风格冷峻,造语生新面而笔锋犀利。奇特的想象,典型的细节和精妙的比喻,使诗中人物形象突出。如“紫陌春风缠马足”的“缠”字,极富想象力,而又新颖贴切。诗人让春风都来追随、趋奉公子,为其催送马蹄,则其炙手可热、骄矜得意之态,自是不言而喻的了。皇甫湜曾说顾况“偏于逸歌长句,骏发啅厉,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胁,意外惊人语,非寻常所能及,最为快也。”(《顾况诗集序》)于此诗中,可见一斑。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自大历(唐代宗年号,766-779年)以后,社会风气败坏,上层社会生活极其奢靡。这首《公子行》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创作的。

    语音

猜你喜欢

  • 如梦令
    · ·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 静夜思
    · · 李白
    五言绝句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 敕勒歌
    · 南北朝 · 汉乐府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塞下曲
    · · 卢纶
    乐府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顾况

439篇诗词

顾况,字逋翁,号华阳真逸(隐),苏州海盐县(今浙江省海盐县)。唐朝大臣、诗人、画家、鉴赏家。至德二年(75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大理司直。贞元二年(787年),担任镇海军(韩滉)节度判官,负责督运钱粮。得到宰相李泌引荐引,入为著作佐。作诗嘲讽权贵,贬为饶州司户。晚年隐居茅山,炼金拜斗,身轻如羽。卒于家中,享寿九十四岁。工于诗,继承杜甫的现实主义传统,是新乐府诗歌运动的先驱。著有《华阳集》二十卷。善画山水,著有《画评》、《文论》等著作,今已失传。

粤ICP备2024177917号-2   |   网站建设:广州广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