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乱石溪桥接短篱,杏花齐放柳如丝。
那堪尽日尘中住,看到江南二月时。
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二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三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四
煮豆然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637—1708。清安徽桐城人,字敦复,号乐圃。康熙六年进士,由编修累官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历任《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充会试正考官。为官敬慎,卒谥文端。有《恒产琐言》、《笃素堂诗文集》等。晚晴簃诗汇·卷三十六张英,字敦复,号乐圃,桐城人。康熙丁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谥文端,雍正初赠太子太傅。有《存诚堂诗集》。全台诗张英(?~?),凤山县人。清乾隆间(1736~1795)台湾府学庠生,生平不详。以下诗作据清修台湾方志所引辑录。(余美玲撰)清诗别裁集字敦复,江南桐城人。康熙丁未进士,官至大学士,谥文端。著有《存诚堂诗集》。○本朝应制诗共推文端,入词馆者,奉为枕中秘,而风格性灵不系此也。特取高旷数篇,以著公之风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