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
战国末期
/
吕不韦
/
穿井得一人

穿井得一人

·作者·

吕不韦

·朝代·

战国末期

语音
  • 译文
  • 注释
  • 赏析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标签:
  • 初中文言文
  • 译文

      宋国的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打水浇田,派家里的一个人去打水,常常有一个人停留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多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来一个人啊。”听到这样的传闻,还不如不听。

    语音
  • 注释

    1、宋: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2、而:于是,就。

    3、溉汲:打水浇田。

    4、溉:浇灌;灌溉。

    5、汲:从井里取水。

    6、居:停留。

    7、于:被。

    8、及:待,等到。

    9、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10、道:讲述。

    11、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12、对:应答,回答。

    13、得一人之使:多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多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语音
  • 赏析

    启示:

      1、道听途说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2、不要轻信流言,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3、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要有调查研究的审慎态度和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语音

猜你喜欢

  • 惠崇《春江晓景》
    · ·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 · · 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 乡村四月
    · · 翁卷
    七言绝句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 悯农
    · ·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 春日
    · · 朱熹
    七言绝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吕不韦

战国末期

1篇诗词

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早年经商于阳翟,将秦国质子异人带回秦国,扶植其成为秦庄襄王后,被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包含八览、六论、十二纪,汇合了先秦诸子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史称“杂家”。注意:此书是吕不韦组织一批文人墨客编辑而成,并非本人所作。

粤ICP备2024177917号-2   |   网站建设:广州广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