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暝色满西山,
将军猎骑还。
隔河见烽火,
骄虏夜临关。


1、暝色:暮色。这句说:西山暮色已经浓了。
2、烽火:边塞上的报警烟火。
3、 骄虏:强悍的敌人。这两句说:傍晚看到隔河燃起烽火,报告强敌今晚来攻关子。

《塞下曲》是明代诗人谢榛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写的是明代西北边疆经常发生战事的情景:守边的将军傍晚刚刚打猎归来,又有了战斗警报:敌军晚间来到关前了。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谢榛诗文,著有《四溟集》共24卷,一说10卷,《四溟诗话》(亦题《诗家直说》)共4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