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
/
顾炎武
/
金陵杂诗其三

金陵杂诗其三

·作者·

顾炎武

·朝代·

语音
  • 译文
  • 注释
  • 赏析

天居宜壮丽,考室自宣王。

地即周瀍右,规因汉未央。

水衡存物力,司隶识朝章。

父老多垂涕,还思祖德长。

猜你喜欢

  • 春日
    · · 朱熹
    七言绝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 水调歌头
    · ·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商山早行
    · ·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 忆江南
    · ·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 石灰吟
    · · 于谦
    七言绝句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顾炎武

385篇诗词

1613—1682。明末清初江南昆山人,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佣。明诸生。青年时“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曾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幸而得脱。后漫游南北,屡谒明陵。所至每垦田度地,结交豪杰之士,为光复计。最后定居华阴。其时西南永历政权已覆灭,仍不忘恢复。曾出雁门,至大同,有所营谋。卒于曲沃。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于经史兵农音韵训诂以及典章制度,无所不通。旅行中载书自随,考察山川险要,土物民风,随时发书查核。康熙间被举鸿博,坚拒不就。著作繁多,而毕生心力所注,在《日知录》一书,另有《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晚晴簃诗汇·卷一十一顾炎武,初名绛,字宁人,昆山人。明诸生。从祀孔庙。有《亭林集》。词学图录顾炎武(1613-1682)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其学术最大特色,是一反宋明理学唯心主义之玄学,重客观调查研究,开一代之新风,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强调做学问必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提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卷十三:"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晚年重经学考证,考订古音,分古韵为10部,为清代古韵学开山祖,对切韵学亦有贡献。有《日知录》32卷、《音学五书》38卷、《古音表》3卷、《易音》3卷、《诗本音》10卷、《唐韵正》20卷、《音论》3卷、《金石文字记》6卷、《天下郡国利病书》100卷等。

粤ICP备2024177917号-2   |   网站建设:广州广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